后来领取工资时她才知
,虽然她和其他员工一样去财务
领薪,五险一金照常缴纳。
这也是加班好不好,她并不乐意和他一块吃美食,她宁愿吃外卖。
所以他为给林昕行方便,又不想引人非议,就连带着机组人员的考评条件都改动了。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嗯,这么说来,她就是个彻
彻尾的私人生活助理?
例如每天雷打不动要乘地铁去买咖啡,再打车返回;起初,只要有英文文件就得由她朗读……
眼下她与公冶析只是再正常不过的雇佣关系。
        但她的薪酬并不是由公司账
支出,而是从公冶析的工资中扣除。
毕竟她的能力摆在那里。
林昕比她还小呢!
        倒不如专门雇她这么一个
理杂务的,让那些高薪秘书,尤其是他用惯了的Eva,能专注于更重要的工作。
事后她打听才得知,她想多了,此前并无此职。
虽然是个打杂的,可并不代表轻松。
她家住得偏,从地铁站步行回家还需十几分钟。
        所以渐渐地,她也不再藏拙摸鱼了,开始认真请教学习,无论是会议纪要还是随行事务,都一点点努力
好,力求对得起这个岗位……
        更不能忍受的是,她稍有差池,他就要冷嘲热讽地来一句毒
语录,以及扣工资。
        大概因为
等舱服务人员少,任务轻、面向的乘客群
也更优质一些。
        专门
理那些对职业秘书而言纯属浪费时间的杂活?
因此,公冶析隔三差五便以“顺路”为由送她,结果途中总不免一起吃个晚饭。
每一个都相当于阶级考试。
如果是工作没有那么轻松倒也无妨,让她时常不能忍受的是公冶析在工作时一丝不苟。
        如今回想,她未满二十二岁,入职不到两年,便跻
国际线
等舱乘务长,实属凤
麟角且离谱。
他需要审阅的文件都由秘书熬夜翻译,咖啡也得秘书不时抽空外出购买,这无疑抬高了时间成本。
        不像其他航司,必须在普通舱服役满规定时长,再经考
才能进入
等舱执飞国际航班。
每天她一走进办公室,他便差她去买咖啡,随后朗读文件。
        不过这种安心摸鱼的念
,只维持了不久。
得懂英文,却看不懂?
        同
一室,她
心俱疲。
        除此之外,她就像个木
人一样,枯坐于自己的小桌前,翻看Eva早已整理好的文件和行程表,假装十分忙碌。
        何况他手下的秘书皆属高薪聘请,让她们
理这些琐碎杂事,实属大材小用,而入口的饮食又不便假手他人。
两人都对瑞士发生的事三缄其口。
以至于,她后来一度懊悔,为什么不继续摸鱼?非要揽下这么多活儿,却只领着生活助理的薪水?
她越想越觉得公冶析动了手脚。
        因为公司微有非议,好多人觉得她就是被养在公冶析
边的花瓶。
也行吧,有钱拿就行。
        说好的朝九晚五,九点上班是
到了,但五点下班……
经常半天一句话不说,一忙起来就从上班直到下班,气氛压抑到极点。
        公冶析的这种任
行径,让她不禁开始好奇机组人员的升调考
,他是不是也以权谋私了。
她不禁好奇,在她来之前,他是怎么工作的?还是说在她之前也有这么一个职位?
        她当初选择亚航,正是看中这里累积足够经验、通过绩效考
后,便有资格飞国际线。
        慢慢的,也不知
是公冶析赏识她跟随Eva学习的进步,还是后悔给她开了高工资,交给她的工作不再局限于琐事,工作也越来越多。
        毕竟这个职业发展前景有限,大多数的航空乘务员都是从国内线实习、普通舱、两舱、国际线
等舱、乘务长。